人畜共通「立百病毒」是什麼? 致死率達75%、潛伏期、症狀一次看懂!
  • A-
  • A
  • A+

圖、文/醫健新聞網整理

南韓宣布將「立百病毒感染症」(Nipah Virus Infection)列為第一級傳染病,近期印度與孟加拉接連出現相關感染案例,也讓韓國當局將兩國列入「檢疫管理地區」,雖然台灣尚無相關疫情傳出,但是我國在2021年針對「立百病毒」召開國安會議進行超前部署,甚至在民國90年還曾為了立百病毒,展開防疫模擬演習。

事實上,在今(2025)年最新刊登在⟪病理學雜誌⟫(Virology Journal)的研究就警告,立百病毒具有流行潛力、反覆爆發和驚人的死亡率,在人口密集、醫療環境薄弱的地方,很有可能爆發大規模的感染,但目前卻沒有相關疫苗抗病毒藥物進行因應,到底立百病毒是什麼?傳染途徑、潛伏期、症狀有哪些?該如何正確預防,以下幫大家重點整理。

立百病毒最早在1998年在馬來西亞豬爆發,被列為高風險病原體,致死率約在40%–75%,幾乎每年都會在亞洲部分地區爆發。(圖/醫健新聞網提供)
立百病毒最早在1998年在馬來西亞豬爆發,被列為高風險病原體,致死率約在40%–75%,幾乎每年都會在亞洲部分地區爆發。(圖/醫健新聞網提供)

根據世界衛生組織(WHO)的資料顯示,立百病毒 (NipahVirus, NiV),是一種人畜共通傳染病,主要的自然宿主為蝙蝠,可以藉由動物傳染給人類,也會在食用含有感染立百病毒動物所污染的食物、飲料,又或者是接觸生病動物的分泌物、排泄物,而人傳人的途徑則為接觸到感染者的分泌物與排泄物。

一鍵看懂|人畜共通「立百病毒」是什麼? 致死率達75%、潛伏期、症狀一次看懂!(圖/醫健新聞網提供)
一鍵看懂|人畜共通「立百病毒」是什麼? 致死率達75%、潛伏期、症狀一次看懂!(圖/醫健新聞網提供)

立百病毒最早在1998年在馬來西亞豬爆發,被列為高風險病原體,致死率約在40%–75%,幾乎每年都會在亞洲部分地區爆發,其中又以孟加拉與印度最為常見。

立百病毒潛伏期、症狀,人畜共通「立百病毒」致死率達75%!(圖/醫健新聞網提供)
立百病毒潛伏期、症狀,人畜共通「立百病毒」致死率達75%!(圖/醫健新聞網提供)

根據WHO資料指出,立百病毒的潛伏期4至14天,研究指出,潛伏期最長可達45天,主要影響呼吸中樞神經系統,在臨床表現上,進展相當快速,研究也發現,對於呼吸道患者的傳染力明顯高於沒有呼吸道症狀的患者。

通常感染立百病毒後,會出現隨發燒、頭痛、咳嗽、喉嚨痛和呼吸困難等症狀,而嚴重感染者可能會出現腦腫脹或腦炎,甚至是意識模糊、嗜睡和癲癇等,出現這些症狀的患者可能會在24至48小時內陷入昏迷。

立百病毒的預防與治療,人畜共通「立百病毒」致死率達75%!(圖/醫健新聞網提供)
立百病毒的預防與治療,人畜共通「立百病毒」致死率達75%!(圖/醫健新聞網提供)

目前還沒有針對立百病毒敢忍的藥物或疫苗出現,在治療上僅提供支持性治療,不過WHO建議,可以強化支持治療來治療嚴重的呼吸系統和神經系統併發症。

立百病毒的6大預防措施,人畜共通「立百病毒」致死率達75%!(圖/醫健新聞網提供)
立百病毒的6大預防措施,人畜共通「立百病毒」致死率達75%!(圖/醫健新聞網提供)

1.應避免前往或居住在立百病毒爆發的地區
2.避免接觸果蝠或流行地區豬隻,及其他有可能感染的動物。
3.避免食用流行地區可能受感染果蝠尿液或唾液污染的水果或椰棗、樹汁等。
4.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,如勤洗手(尤其是接觸動物後)及食用清洗乾淨之水果。
5.接觸動物時應採取適當防護措施,如戴手套、口罩及工作服等,尤其是處理生病的動物或其身體組織時;接觸後使用肥皂洗手或其他暴露部位。
6.落實執行院內感染管制措施,避免接觸到立百病毒感染者的血、體液(如:唾液、腦脊髓液等)或排泄物等,照顧或探望病人後應以肥皂或70%~75%酒精洗手液清潔消毒手部。
 

資料來源:
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
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
世界衛生組織
農業部-「立百病毒緊急防疫模擬演習活動報導」
The rising threat of Nipah virus: a highly contagious and deadly zoonotic pathogen

延伸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