愛的最後一哩路/不忍父兄死前苦痛 邱臣遠踏上「尊嚴善終」之路不回頭
  • A-
  • A
  • A+

記者羅立芸/專題報導

時任立委的邱臣遠,知道推動《尊嚴善終法》不容易,仍秉持使命感堅持下去。(圖/記者陳孟洧攝影)

▲時任立委的邱臣遠,知道推動《尊嚴善終法》不容易,仍秉持使命感堅持下去。(圖/記者陳孟洧攝影)

新竹市副市長邱臣遠,擔任立委時曾提出《尊嚴善終法》草案,雖然通過一讀,但最終法案仍擱置。立法過程中,究竟遇到了什麼樣的挑戰?

「這個不是修法,這是訂另一個新的法。嚴格來說,如果行政部門沒有提出行政院的版本,基本上是非常難再進行。」邱臣遠指出,當時曾經請教過各方意見,得到的多數回應是:社會大眾目前對安樂死沒有高度共識,而且已有《安寧緩和醫療條例》及《病人自主權利法》作為配套。但他認為,兩者概念並不相同。「病主法和安寧緩和醫療條例,對於一般病人在選擇消極治療,或者後續醫療資源的分配上,他們有一定程度的選擇。但是,跟尊嚴善終比較不一樣的是,一個是積極的,一個是被動的,兩個角色是不一樣。」

邱臣遠當時提出的草案版本,有5大要件:病人要符合3個臨床的條件(無法治癒之疾病、無法忍受之痛苦、醫師及病人皆認為無其他合理的替代方案)、病人要提出3次正式申請、病人的情況必須要經過專業醫療團隊謹慎評估確認、設立尊嚴善終審查委員會,以及醫師或病人可以隨時拒絕參與尊嚴善終的過程。他認為,如果希望台灣有一天安樂死合法化,不但需要廣納社會意見,死亡的議題,社會大眾也應該敞開心胸進行對話。

「這畢竟跟我們過去所受的教育,會有一些衝擊。我們還是東方華人文化,不管在宗教的信仰,還是『百善孝為先』的概念,其實有一些在文化上需要做社會溝通的部分。另外一個部分是,對於醫生團體或者宗教團體來講,跟他們過去的認知上,還是需要比較長期的社會溝通。」邱臣遠拋出疑問:台灣人口出現超高齡化、少子女化的現象,健保與長照的需求也不斷面臨挑戰,以往的觀念是不是需要因應大環境變化,重新審視?

過去曾經歷父親、哥哥病痛纏身,親眼目睹至親臨終前,身心上的煎熬。身為家庭照顧者的邱臣遠,自己也因此度過一段辛苦又心酸的歲月。因為是過來人,在擔任立委後,明知推動《尊嚴善終法》不是容易的事,卻還是秉持使命感堅持著。

「我希望,立法院還是要有人繼續關注這個議題。」即使命運轉了個彎,邱臣遠離開國會前線,進入新竹市政府擔任副市長,但仍舊期盼《尊嚴善終法》有朝一日能夠三讀通過。或許,這也是他對逝去親人,默默許下的承諾。

 

 

三立新聞網提醒您: 勇敢求救並非弱者,生命一定可以找到出路。透過守門123步驟-1問2應3轉介,你我都可以成為自殺防治守門人。

※ 安心專線:1925(依舊愛我)

※ 張老師專線:1980

※ 生命線專線:1995

※ 反霸凌專線:195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