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男性癌王」初期無症狀!65%恐骨轉移 醫籲50歲起快篩檢
  • A-
  • A
  • A+

記者蔣季容/台北報導

三軍總醫院泌尿外科醫師楊明昕說明,攝護腺癌有年輕化趨勢,男性應從50歲起定期篩檢。(圖/記者蔣季容攝影)

▲三軍總醫院泌尿外科醫師楊明昕說明,攝護腺癌有年輕化趨勢,男性應從50歲起定期篩檢。(圖/記者蔣季容攝影)

攝護腺癌在台灣男性癌症中發生率節節上升,根據統計,已高居全球男性癌症的第一名,在台灣則排名第三。醫師指出,攝護腺癌病程進展緩慢,但發生骨轉移的機率高達65%,可能導致劇烈疼痛甚至無法行走,建議男性應從50歲起定期篩檢,及早掌握健康狀況。

三軍總醫院泌尿外科醫師楊明昕今(23)日表示,攝護腺癌是男性存活率最久的癌症,10年存活率不是難事,不過攝護腺癌初期並無明顯症狀,等到有症狀後通常都已是晚期並伴隨轉移。根據統計,攝護腺癌患者發生骨轉移的機率高達65%,可能因疼痛導致無法行走,影響日常行動能力。

楊明昕提到,三總泌尿道癌症中心攜手多科別專業團隊,建立全國唯一「攝護腺癌骨轉移多專科照護治療團隊」,透過整合性醫療,大幅降低骨轉移併發症發生率,提升病人存活率與生活品質。

楊明昕分享,68歲的李先生是退休的國中教師,生活規律,3年前因頻尿與骨盆疼痛就醫,發現罹患攝護腺癌且已有骨轉移,部位包括脊椎、大腿等,最後轉診至三總,進入攝護腺癌骨轉移多專科照護流程。李男接受骨轉移藥物治療,有效控制病灶,並預防併發症發生,後續經過營養師、復健科及個案管理師協助,病情穩定控制,也可以趴趴走,與家人到國內外旅遊。

李男罹患攝護腺癌並骨轉移,治療後已有好轉。(圖/三總提供)

▲李男罹患攝護腺癌並骨轉移,治療後已有好轉。(圖/三總提供)

楊明昕表示,團隊自成立2018成立以來,截至2022年已累計收治268位骨轉移患者,骨轉移併發症發生率從33%降到12%,明顯低於國際平均40%,病理性骨折及放療次數也較其他國家數據為低,顯示整合照護在疾病控制與品質提升上具顯著成效。

楊明昕指出,攝護腺癌平均發生在74歲男性,近年有年輕化趨勢,呼籲50歲以上男性定期進行PSA檢查,及早發現、及早治療。日常保健方面應少吃紅肉與高脂肪食物,多攝取番茄、南瓜籽,並搭配規律運動及戒菸戒酒。此外,攝護腺癌初期幾乎無症狀,不過良性攝護腺肥大病人會出現頻尿、夜尿、尿不乾淨或尿不出來等症狀,應多加留意。

延伸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