獨家/吃對了讓你遠離癌症!權威醫公布4大類食物 它們被證實能抗癌
  • A-
  • A
  • A+

記者張雅筑/採訪報導

我國基因權威張家銘醫師表示,慢性發炎是癌症發生的重要推手,但可以透過「抗發炎飲食」來減少細胞突變、降低癌症風險。(圖/記者張雅筑攝)

▲我國基因權威張家銘醫師表示,慢性發炎是癌症發生的重要推手,但可以透過「抗發炎飲食」來減少細胞突變、降低癌症風險。(圖/記者張雅筑攝)

癌症讓人聞之色變,根據國際抗癌聯盟(Union for  International Cancer Control, UICC)官網數據統計,癌症為全球死因第二位,2022年時,癌症病例新增2000萬例,同時也奪走了970萬人的生命。癌症的發生絕非偶然!我國基因權威張家銘醫師表示,研究發現,慢性發炎是癌症發生的重要推手,當發炎反應持續存在於體內,會促使DNA 損傷、細胞突變,甚至讓癌細胞得以生長與擴散,所以控制慢性發炎非常重要。醫師提供了許多抗癌食物,它們已被證實具有抗氧化、抑制發炎,甚至影響癌細胞生長的作用。

飲食其實與癌症息息相關!我國基因權威醫師、台北榮總基因醫師張家銘指出,飲食作為影響身體代謝與發炎反應的主要因素之一,與癌症的關聯極為密切,現代人飲食飲食常充斥高糖、高精製碳水化合物、過量動物性脂肪及加工食品,這些因素可能刺激發炎反應,進而提高癌症風險。既然有致癌食物那有抗癌食物嗎?醫師二話不說表示:「當然是有的!」張家銘醫師進一步補充道,許多天然食物已被證實具有抗發炎、抗氧化作用,甚至能夠直接影響癌細胞的生長。

飲食其實與癌症息息相關,很多天然食物已經在科學研究中被證實具有抗氧化、抑制發炎,甚至影響癌細胞生長的作用。(示意圖/資料照)

▲飲食其實與癌症息息相關,很多天然食物已經在科學研究中被證實具有抗氧化、抑制發炎,甚至影響癌細胞生長的作用。(示意圖/資料照)

不過大家肯定很納悶,到底發炎是怎麼促使癌症發展的?對此張家銘醫師解釋道:「發炎是一種正常的免疫防禦反應,當身體受到感染或組織受損時,免疫系統會啟動發炎機制以促進修復。然而,當這種發炎反應變得『慢性』且持續存在,就可能帶來危險。」以下為大家整理出慢性發炎如何影響癌症的發展:

●DNA損傷與基因突變:發炎過程中會產生自由基與活性氧(ROS),這些物質可能損害細胞DNA,導致突變累積,增加癌變機率。

●促進血管新生(Angiogenesis):癌細胞會誘導發炎反應,讓身體建立新的血管供應養分,使腫瘤得以生長與擴散。

●抑制免疫系統:慢性發炎可能讓免疫系統變得疲乏,使身體無法有效辨識和清除癌細胞。

張家銘醫師表示,因慢性發炎與癌症發展有關,所以可以透過「抗發炎飲食」來減少細胞突變、降低癌症風險,甚至在某些情況下抑制癌細胞的發展。醫師表示,很多天然食物已經在科學研究中被證實具有抗氧化、抑制發炎,甚至影響癌細胞生長的作用,可作為日常飲食中降低癌症風險的重要選擇。以下這些食物就是被證實的抗發炎、抗癌食物:

1、高抗氧化食物:降低細胞突變風險

許多植化素(Phytochemicals)具有抗氧化與抗發炎特性,能幫助降低體內自由基,保護DNA避免突變累積。

●綠茶(兒茶素 EGCG):研究顯示,綠茶中的兒茶素可抑制腫瘤血管新生,減少癌細胞擴散的可能性,對乳癌、前列腺癌等有保護作用。

藍莓和葡萄等這些深色水果含有強效的抗氧化成分,能夠中和自由基,減少DNA受損。(圖/資料照)

▼▲藍莓和葡萄等這些深色水果含有強效的抗氧化成分,能夠中和自由基,減少DNA受損。(圖/資料照)

藍莓和葡萄等這些深色水果含有強效的抗氧化成分,能夠中和自由基,減少DNA受損。(圖/資料照)

●藍莓、蔓越莓、葡萄(花青素、白藜蘆醇):這些深色水果含有強效的抗氧化成分,能夠中和自由基,減少DNA受損。特別是白藜蘆醇,已被證實能抑制癌細胞生長。

●十字花科蔬菜(花椰菜、抱子甘藍、高麗菜):這類蔬菜含有硫代葡萄糖苷,可幫助肝臟解毒,並在體內轉化為異硫氰酸鹽,對預防乳癌、結腸癌、攝護腺癌有潛在保護作用。

花椰菜含有硫代葡萄糖苷,可幫助肝臟解毒,並在體內轉化為異硫氰酸鹽,對預防乳癌、結腸癌、攝護腺癌有潛在保護作用。(圖/資料照)

▲花椰菜含有硫代葡萄糖苷,可幫助肝臟解毒,並在體內轉化為異硫氰酸鹽,對預防乳癌、結腸癌、攝護腺癌有潛在保護作用。(圖/資料照)

2、Omega-3 脂肪酸:調節發炎、減少癌細胞生長

Omega-3 脂肪酸具有強大的抗發炎作用,能夠調節免疫反應,減少癌細胞的增殖。

●深海魚(鮭魚、鯖魚、沙丁魚):EPA 和 DHA 可降低發炎指標 CRP,減少癌症相關的發炎環境。

●植物性 Omega-3 來源(亞麻籽、奇亞籽、胡桃):提供 α-亞麻酸(ALA),在體內可轉化為 Omega-3,有助於降低慢性發炎風險。

3、腸道健康與癌症:膳食纖維的重要性

腸道健康直接影響免疫系統,並且與腸道相關的癌症(如大腸癌)息息相關。高纖飲食不僅能促進腸道健康,還能幫助清除致癌物質。

●全穀類(糙米、燕麥、藜麥):可促進腸道益生菌生長,減少腸道發炎。

●發酵食品(優格、泡菜、納豆):含有益生菌,能夠維持腸道菌群平衡,降低癌症風險。

4、橄欖油與天然香料:抑制發炎與癌細胞增生

某些食物中的活性成分,不僅能降低發炎反應,甚至能直接干擾癌細胞生長機制。

●特級初榨橄欖油:橄欖多酚與油酸已被證實能夠抑制腫瘤相關的發炎反應,並降低乳癌、結腸癌風險。

●薑黃(薑黃素):已被廣泛研究證實能夠抑制癌細胞生長,並可能促使癌細胞凋(Apoptosis)。

●大蒜、生薑:含有活性硫化物,能夠調節免疫功能,抑制腫瘤生長,對胃癌、大腸癌等具有保護作用。

最後張家銘醫師表示,癌症的發生並非單一因素造成,而是基因、環境、生活習慣交互作用的結果,其中,「慢性發炎」是一個可調控的關鍵因素,而飲食正是影響發炎狀態的重要工具。建立抗發炎、抗癌的飲食模式,應以天然、未加工、高抗氧化、富含 Omega-3 與膳食纖維的食物為主。

張家銘醫師語重心長建議大家,與其等到疾病發生後才尋求治療,不如趁早預防,飲食正是影響發炎狀態的重要工具,不妨就從日常飲食開始。(上圖/記者張雅筑攝;下圖/資料照)

▼▲張家銘醫師語重心長建議大家,與其等到疾病發生後才尋求治療,不如趁早預防,飲食正是影響發炎狀態的重要工具,不妨就從日常飲食開始。(上圖/記者張雅筑攝;下圖/資料照)

張家銘醫師語重心長建議大家,與其等到疾病發生後才尋求治療,不如趁早預防,飲食正是影響發炎狀態的重要工具,不妨就從日常飲食開始。(上圖/記者張雅筑攝;下圖/資料照)

醫師語重心長建議,與其等到疾病發生後才尋求治療,不如從日常飲食開始,透過科學證實的抗發炎飲食策略,預防癌症的發生。改變飲食,改變健康,這不僅是一種選擇,更是一種長期維持健康的方式。